<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共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委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发布日期:2007-10-23 13:38 字体:[ ]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结合江苏实际,2007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予得更多、取得更少、放得更活,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办好新五件实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和谐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1.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以工带农、以工投农、以工改农,走以工办农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在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2007年在确保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亩的基础上,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4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60万亩,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围绕特粮特经作物,培育发展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园艺业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花卉苗木以及应时鲜果等。畜牧业重点发展优质瘦肉型猪、奶业、波杂山羊、优质地方家禽等优势产品。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进一步壮大渔业经济规模,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提升渔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省级高效设施农业专项资金增加到2亿元。积极推进一乡(村)一品、一县一业,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逐步使每个县(市)都能形成至少一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多功能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发展。
          3.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培育一批骨干型、出口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相适应的加工布局,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省级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重点支持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能够切实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发展。各级安排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把龙头企业纳入支持范围。落实对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完善农产品增值税管理。加强对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对符合农业生产用电规定的现代化或专业化种养业项目,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市、县级龙头企业建设用地,要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切实减轻龙头企业负担,落实有关规费减免政策。2007年全省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以及带动农户数分别增长15%以上。
          4.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建立健全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实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加强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深入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农业新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省财政安排农业三项更新工程专项资金增加到1.65亿元。积极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和科研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
          5. 继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易市场,改善交易环境,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对进入农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农民,免收市场管理费。加强市场信息网络、电子结算网络等建设,提高市场检验、检测、储运、加工、配送功能,延伸经营产业链。完善和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为农服务、开放办社,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继续推进“万村为农服务社建设工程”。邮政系统要充分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国有粮食企业要发挥衔接产销、稳定市场的作用。
          6.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能力。对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行淘汰管理,确保产地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标准推广实施力度,加强对现有237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长效管理。
          7. 提高农业外向化水平。全面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建设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农产品境外促销力度,拓展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5%以上。积极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到出口目标国或地区申请商标注册、卫生注册和取得产品质量专项认证,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加强外向型农业载体建设,建设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鼓励和引导优质资本投向优势出口农产品。加快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高农产品出口企业组织化程度。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到境外投资,拓展发展空间。
          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8. 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省和市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用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总结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打包”整合试点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支持各地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设施实行奖励补助。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9. 推进县域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县,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紧紧围绕“四沿”产业带建设,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引进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县域内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促进园区优化整合。把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突破口。加快建立以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法律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放手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努力推动科技先导型、区域性星火支柱产业的提档升级。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用工业。
          10. 鼓励“三资”投资农业。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在种子种苗业、精深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农村旅游业等领域加快发展,带动主导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积极推广“一村一企”、“村企挂钩”的经验,引导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11. 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功能。统筹城乡规划,合理布局和建设城乡综合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邮政通信、市容环卫等基础设施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县城为中心,加快推进重点中心镇建设,引导企业和人口向县城、中心镇聚集,提升城镇集聚集约发展水平。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城市现代商贸、物流、中介服务进入农村,加快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三、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12.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按照“以需定培、长短结合”的思路,推进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专业品牌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放开培训市场,降低门槛,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跨区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政策,推行“培训券”制度。全省农村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力争全员接受技能培训。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从农民工中培育一批中高级技工。2007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240万人,省农民培训工程资金增加到1.3亿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减免大中专院校种植、养殖专业学生的学费。
          1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相结合,继续实施500万农民转移工程。加强县乡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苏南苏北劳务输出(输入)对口挂钩协作机制,鼓励苏南地区通过产业转移促进苏北、苏中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加大海外劳务市场开拓力度。鼓励职业介绍机构联合农村职业培训基地,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服务联合体。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可购买保安、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提供给当地的被征地农民以及对口帮扶地区的困难农民。
          14.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全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和服务工作,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指导和监督用人单位改善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做好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工作。落实城市政府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入学并免除专门加收借读费的政策。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输出地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留守老人”的服务。把长期在城市就业与生活的农民工居住问题,纳入城市住宅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发展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廉租房。
          15.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带技术、带资金返乡自主创业,在资源使用、税费政策等方面按规定给予优惠。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鼓励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树立一批返乡创业的典型,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更多人员大胆创业、艰苦创业、成功创业。
          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16. 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在全面完成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完成规模较大、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地形地貌复杂村庄的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其他规划保留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积极实施村庄建设改造“千村示范”,建设一批乡土风情浓郁、环境自然整洁、设施配套适宜的示范村庄。加强特色村庄建设,注意保护特殊地形地貌以及历史悠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古村名庄、古屋名居、古树名木。按照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
          17.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按照镇村布局规划,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行路桥同步建设改造,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村集中居住点。2007年全省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0000公里,新改建大中型桥梁1000座。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加速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扎实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2007年全省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和集中居住点的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5%以上。推进渡口安全专项治理,继续开展撤渡建桥工程,加快农村危桥改造。
          18.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继续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圩区综合治理、山丘区水源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高防洪排涝、抗旱供水能力。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对丘陵山区、黄河故道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沿海滩涂开发步伐。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切实推进以水稻机插秧为重点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拓宽农机服务领域,2007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
          19. 全面实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依据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结合镇村布局规划的实施,重点在清洁水源、清洁村庄、清洁生产、绿化造林上下功夫。加强河湖管理和饮用水源保护,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2007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9亿元,分别完成疏浚土方2亿立方米和1.5亿立方米。探索建设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禁止排放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污水。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办法。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加快推广秸秆还田、气化、养畜、制板、发电等综合利用技术,积极推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兽(渔)药、饲料、化肥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投入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大农村工业污染源整治力度,坚决制止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重点加强道路、河岸、集中居住点、庭院等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2007年省级绿色江苏建设专项资金增加到1.1亿元,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
          20.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切实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在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同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对贫困家庭学生继续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生和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支教。2007年选派2500名大学生赴苏北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与农村小学、教学点对口帮扶制度,开展定学校、定教师、定项目的全方位帮扶与合作,从千所优质学校选派2500名骨干教师赴苏北农村千所薄弱学校对口支教。
          21. 加强农村卫生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提高人口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重点,健全制度,加强管理,2007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2%。全面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提升乡(镇)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卫生机构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型。继续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继续开展“卫生支农”活动,组织县以上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定期到基层卫生院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继续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
          22. 推进农村文体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2007年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5个百分点。组织实施好“送科普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办好“农家书屋”。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加快农村社区、农民集中居住点体育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健身活动场所。
          2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做到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地区做好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低保差距,有条件地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抓紧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制度。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比例,形成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机制,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
          五、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24. 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摸清底数,锁定旧债,制止新债的要求,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措施和办法,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加强指导,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25. 大力推进农村“三大合作”。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制定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细则。继续开展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2007年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资金增加到3000万元,省级“四有”专业合作组织新增150家以上。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明晰产权主体、理顺分配关系、规范经营行为,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农民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不断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
          26. 完善农村土地征使用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组织开展全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督查。允许一些地区采取“留用地”的办法,将一定比例的征收土地用于集体组织发展经济。加快制定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和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赔偿办法。推进村庄整理,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工作,通过村庄整理净增的耕地面积,可以按照规定核定为年度用地指标,全部留给所在县(市)使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培育流转中介,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27.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等其他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创造条件组建江苏农村银行,继续推进县级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工作。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在乡镇试点设立服务农村小企业和“三农”的小额贷款组织,鼓励农民成立资金互助组织。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深入推进信用镇、信用村、信用农户创建活动,支持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密切财政支农资金与政策性信贷资金的配合。加快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继续推进农垦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发挥农垦企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
          28. 深入实施“整村推进”计划。继续按照重心下移、帮扶到村、落实到户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推进全省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实行开发式帮扶,将有生产能力和发展潜能的贫困户列为扶贫对象,着力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优先安排1011个经济薄弱村兴办农村实事项目。深入实施财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开展“菜单式”扶贫,重点推动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继续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补助标准,落实免费培训政策,力争全年培训贫困劳动力不少于6万人。苏南、苏中地区要加大对当地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鼓励村级经济组织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29. 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机制,依据经济薄弱地区的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引导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经济薄弱地区转移。鼓励苏南县(市、区)向苏北对口县(市、区)转移产业项目,引导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兴业,带动经济薄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和帮助经济薄弱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培育和扶持一批能够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的扶贫龙头企业。
          30. 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机制。在坚持“五方挂钩”帮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发达镇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扶贫机制。实施科技帮扶、整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推广一批增产、增效、增收作用明显的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深化南北挂钩合作,将市县对口合作向镇村对接合作延伸,落实1011个经济薄弱村与苏南发达镇村结对挂钩帮扶。鼓励和引导企业以产业为纽带,与经济薄弱村开展“一村一企、一企多村”挂钩合作。扶持经济薄弱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通过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31. 扩大扶贫小额贷款覆盖面。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扶贫小额贷款办法,规范业务操作,优化处理流程,逐步扩大规模,确保贫困农户受益。省、市、县(市、区)要把扶贫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坚持以扶贫小额贷款为手段,扶持1011个经济薄弱村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
          七、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既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市、县(市、区)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建立省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农村工作联系点制度,市、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农村工作联系点制度。各级要全面推进“十大工程”的实施,其中包括办好新一轮五件实事,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发挥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的职能,贯彻落实好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各部门都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政策措施,形成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强大合力。
          3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改进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使乡村党组织真正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关心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保障水平,保护、调动和发挥好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阵地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村无村部和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深入开展“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巩固和发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34.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多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行为,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社会风貌。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用和谐的理念、勤勉的精神、合作的意识、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武装农民。继续组织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5. 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村”活动。积极推进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工作,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搞好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继续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群众运用法律解决矛盾、维护权益的能力,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水平。建立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36.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农村警务建设,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强化群防群治,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妥善解决土地征收征用、承包地流转、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农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妥善安排好农村五保户、病残户等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做好2007年“三农”工作,任务相当艰巨,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