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江苏是着名的“方志之乡”。去年年底,530多册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出版,这是江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江苏方志工作的一件大事。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参事室主任谢润盛先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左健伟先生,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凤凰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先生,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博士生导师莫砺锋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江庆柏教授,省地方志学会顾问、《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执行主编张乃格先生。此外,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副局长李贞强先生,凤凰出版社社长倪培翔先生也来到发布会现场,并在前排就座。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
首先,请省政府谢润盛副秘书长介绍情况。
谢润盛(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参事室主任):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这是指导新时代我国古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展现江苏在古籍工作方面的重大成果,今天省政府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推介刚刚完成出版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保留下来数量庞大的古代典籍,其中地方志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之一,是中华文化的巨大瑰宝,与国史等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延绵五千年的共同历史记忆。梁启超说:“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地方志既是“一方之全史”,也是一地之“百科全书”,是全面系统记述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方志编修。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具有浓厚的方志情怀,喜欢读志、善于用志、重视修志。
据统计,1949年前纂修的历代方志逾万种,占古籍文献总数的1/10。江苏具有汇编古籍的传统,明代在南京完成的《永乐大典》、清代在扬州完成的《全唐诗》,都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凤凰出版社)就主持参与了《中国地方志集成》项目,整理完成我国覆盖区域最广的一套旧志影印丛书。对历代编修的方志进行集中整理出版,将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不仅为今天留存了古代历史文献,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华辉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始终传承、历千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让人们在百年大变局的当下从历史变迁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
江苏素有“方志之乡”的美誉,编修地方志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苏地域共编纂各种志书约1200种,流传到现在的也有近千种,占全国的1/10左右。由于方志古籍成书较早,少则近百年,多则上千年,有的纸张老化,破损严重,有的已经成了孤本、残本,面临毁损、失传的危险。为了挽救江苏丰富的方志资源,展现江苏独特灿烂的地域文化,经过认真研究和论证,2008年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编纂整理工程,由省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实施,历经13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劳动,这套鸿篇巨制终于向世人呈现了全貌。《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是江苏目前已经完成的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项目,也是全国体量最大的省域旧志整理工程。《全书》以清末行政区划为标准,同时参照现行行政区划,分设省部、府部、小志部和附录4大板块,共530多册,收录了唐代至民国期间各种方志古籍650多种,总计影印图版约80万幅,其中不乏名志良志。比如省部的《南畿志》“开各省通志之先河”,省部的乾隆《江南通志》被《四库全书提要》誉为“名作”,省部的民国《江苏备志稿》是第一次出版。府部设江宁府、苏州府等8个部分,收录历代府志及其所属各州县的州县志。小志部选收部分乡镇村志和盐漕水利、官署、书院等专志。《全书》所收方志古籍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范围之广,堪称江苏历代方志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整理出版方志古籍是一项规模宏大、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历任省委书记、省长、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副省长都对《全书》的编纂给予了直接关心指导。省地方志办公室汇集各类社会资源,聘请最高学术水准的方志专家,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制作,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编纂,高质量完成了编纂出版任务。《全书》在经费保障、底本搜集等方面得到了省财政厅、省档案馆、南京图书馆、中科院地理和湖泊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鼎力相助和全程指导。具有丰富的古籍旧志整理出版经验的凤凰出版社精心编校、精美印制,也为《全书》锦上添花、增色不少。特别是,以张乃格为牵头人的编纂团队,从前期的目录普查、调研论证、底本搜集,到最后影印出版,青灯黄卷,孜孜不倦,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辛勤劳动。在此,向省地方志办公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表示祝贺,向全体编纂出版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正式出版,仅仅是江苏古籍工作的一个良好开端。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修志为用,在文献整理出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对旧志文献进行深度开发和研究,深入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展示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营造全社会读志用志的良好氛围,用历史的智慧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感谢谢润盛副秘书长。下面,请莫砺锋教授介绍情况。
莫砺锋(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学人,我经常要从历代方志中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今天能参加《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新闻发布会,亲眼见证这部巨着问世,我感到非常荣幸。下面谈三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在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史学的发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民族特色。孔子亲自编撰《春秋》,是为了“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其目的就是为后人提供明白治道、辨别是非的标准。唐太宗说得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治下的贞观成为太平盛世,当时的朝廷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史学发达的标志之一,是史书体裁之异常丰富。如果说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历代正史的记叙内容有三个缺点,即重视帝王将相而忽视普通人民,重视朝廷中央而忽视各级地方,重视政治军事而轻视社会经济,那么杂史、别史以及记载典章制度的各种专门史则成功弥补了这些不足。方志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这里。方志以地区为主,综合记录该地自然和社会方面有关历史与现状。方志在史学传统分类法中属于地理门,其实那只是方志的早期形态。随着时代的推进,方志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试看唐宋以后的方志,既包括地理方面的政区沿革及疆域、面积、分野,又包括政治方面的建置、职官、兵备、大事记,还有经济方面的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社会方面的风俗、方言、寺观、祥异,以及文献方面的人物、艺文、金石、遗址等,几乎就是一部地方历史文化百科全书。中国的方志,不但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其中综合全国情况的总志有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和清代的《大清一统志》等,数目众多的则是地区性方志,例如省志、府志、州志乃至县志、镇志、乡志、村志乃至里志、坊志。还有像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各种专志。《周礼•春官》中记载了外史“掌四方之志”的说法,所谓“四方之志”主要指地区性方志,这些方志数量巨大,形态丰富,记录的内容更加详细切实,对各地的经济、文化等事业具有更加具体、直接的借鉴作用。
第二,江苏素称人文荟萃之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方志文化也极为发达,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全省累计编纂各种志书约1200种,流传至今近千种,约占全国现存旧志的1/10左右,江苏是名符其实的“方志之乡”。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的各种方志在历史上都经历了不断重修的过程,每隔一段时期重修一次,不断将新情况、新资料补充到新修的志书中去。例如苏南常熟的县志,仅在明代就重修七次,在清代更是重修十三次,保证了其内容的及时更新。由于文教发达,江苏方志修纂质量也居于上游,首先是内容详尽,例如明代弘治年间的《句容县志》,内容细达124目,其详细程度在全国的县志中独占鳌头。此外,江苏历代修志者修纂态度严肃,能坚持实地采访并“述而不作”的修纂原则,从而保证了原始性与可靠性。正因如此,系统梳理、编辑出版江苏历代方志,是对江苏地域文明的重要溯源,是江苏建设文化大省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文化工程。早在2008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实施《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编纂工程。2016年,项目被列入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重大文化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此项重大工程终于胜利完成,真是可喜可贺!
第三,古籍整理出版,需要经过文献调查、版本收集、善本甄别、考定存佚、编写书目、配补缺漏、装帧设计等很多步骤,缺一不可。无论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全书质量。有些步骤貌似简单,其实都是困难重重。比如版本收集。由于江苏的历代方志并非都是收藏在本省,有些孤本、善本偏偏收藏在外省市各个单位,我们无法直接调用。又由于这些珍本古籍往往被收藏单位视为奇货可居,即使访到了收藏的确实信息,要想利用仍是困难重重。还记得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各地图书馆去访书,即使是按图索骥,即使是手持各种官方介绍信,还是经常会吃闭门羹,有时远道而至却空手而归。所以我后来治学时尽量回避太珍贵的版本而只读常见书,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消极态度。编纂《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必须求全,当然不能采取这样的态度。现在的社会状态也许有所改进,但我相信从事搜求珍本、善本的同仁肯定也是吃尽苦头才能如愿。至于编纂出版工作的其他环节,大家付出的艰辛更是可想而知。今天放在大家眼前的这部皇皇巨着,真是十年辛苦不寻常!我一向认为,江苏古籍整理工作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从事学术研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中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从事出版发行的出版单位有一支力量雄厚的编辑队伍,而且两者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以我所在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为例,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全国首批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一共11人,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即有4位,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凤凰出版社(即江苏古籍出版社)所出版的古籍整理及研究着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全国稳居前三位。正是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中,《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编纂出版得以顺利进行。总之,我认为《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问世,是江苏文化强省、社科强省建设进程中的大喜事。对于延续地方文脉,弘扬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莫砺锋教授。下面,请江庆柏教授介绍情况。
江庆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各位领导,各位记者朋友,非常高兴参加《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新闻发布会。江苏是着名的“方志之乡”,江苏的方志成就,我想从一个方志使用者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方志纂修
江苏拥有丰富的地方志,全面反映了江苏各地情况,培养了江苏学者深厚的方志基础理论素养,积累了丰富的方志编纂经验。江苏学人还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方志纂修。据我们初步统计,除西藏外,全国各地都有江苏学人主持或参与编纂的地方志。
上元(今南京)人蒋师辙(1847-1904),光绪十八年还应台湾巡抚邵友濂聘请,参与编纂《台湾通志》。虽然因各种原因,蒋师辙最终未能直接纂修这部方志,但留下了一部极有价值的《台游日记》,里面提到了拟订“采访凡例”“修志八议”等事。
一些方志纂修者,在编纂地方志的同时,还会收集相关地方文献,撰写相关着作。例如蒋师辙,写有《治台八要》一稿,提出固民心、储人材、兴文教、防外侮等八项措施。
二、方志影响
江苏的方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得到社会高度评价。以《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而言,其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收录宋元明方志26部,其中江苏方志有6部。四库提要对《吴郡图经续记》《景定建康志》等方志给予了很高评价。
同样,江苏学人纂修的方志也被高度认可。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十五讲《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通常被认为是对清代方志纂修成就的一个总体评价。其所列举的方志,是一代“名志”的代表,其中有不少江苏学人纂修的方志。如说仪征阮元修《广东通志》,“其价值久为学界所公认”。梁启超列举的23部府州县志中,江苏人纂修的就有12部,其中常州人董佑诚的《长安》《咸宁》二志,梁启超称“论者推为冠绝今古”。
三、方志理论
凭藉自身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纂修经验,江苏的方志学者还在方志理论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讨。一般认为,方志理论包括方志基础理论和方志编纂理论两大部分。江苏方志学者在这两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究。
阳湖孙星衍认为:“地理之学,通于政事。”在《呈安徽初抚部书》中又论及方志最终作用:“为政者使车所至,按图考究,可以知地方关隘、河渠、风俗、都会、古今异宜,缓急所先之处,施之有政,厥有旧章。”孙星衍将地理与施政治民联系起来,是清代乾嘉学派经世济民思想和严谨朴实治学风格的体现。
常州洪亮吉的修志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现实资料的收集。他说:“不可尽泥于古。”强调要“筹议现行各条”。
常州张惠言《富阳县修志书告(代)》附“志例”写道:“郡县志之体当用史法,不当仿郡国图经。盖国家政治礼乐度法,贤臣良士之行,具在国史。”所谓“仿郡图经”,就是注重历史沿革及地理方面的内容。而张惠言更注重方志记述有关地方的方针大计、典章制度。
仪征刘师培对编写乡土教科书极为重视,其所写《编辑乡土志序例》指出:“非惟备国史之采也,且以供本邑教民之用。”“以激发其爱土之心。”对编写乡土教科书的“教民”“爱土”意义作了深入阐述。
南京蒋师辙则特别重视采访。他重视采访的原因之一是:“贵有私家之言,以雪公牍诬饰。”也就是通过采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以保证方志“实录”的可靠性。
江苏学人的方志思想,值得深入总结。这是江苏学人重要的思想成果。
四、方志收藏及方志编目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着名藏书家,但宜兴任凤苞(1876-1953)是唯一一位专门收藏地方志的藏书家。任凤苞天春园以独家之力收藏2500余种地方志,他同时将个人收藏的地方志无条件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最后完整地捐献给了国家,入藏天津图书馆。
在方志编目方面,江苏方志学界的贡献非常突出。宣统年间,京师图书馆正监督、江阴缪荃孙编成了《清学部图书馆方志目》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志专科书目。民国年间无锡朱士嘉编着的《中国地方志综录》共收入全国各地方志5832种。1958年再版《增订本》。1976年,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即在《中国地方志综录》增订本的基础上编着而成《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同时在民国二十五年,任凤苞根据自己收藏的地方志编写并出版《天春园方志目》。书中着录了大量清末各省所编的乡土志及江苏、浙江等省的乡镇志。
这是近代最重要的三部方志目录,为调查方志收藏、规范方志编目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方志出版
方志要发挥作用,出版是关键。江苏是方志编纂大省,方志收藏大省,也是方志出版大省。
早在宋元时期,江苏各级官府,就出版了一批地方志。明清时期,毛氏汲古阁等一大批坊间、私人刻书家,积极参与地方志刻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扬州古旧书店还抄写了一大批地方志。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方志出版又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不到十年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和其他两家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这是一套收录最为完整、实用性最强、内容最丰富的方志丛书,成为社会、尤其是高校使用最广泛的图书之一。这次凤凰出版社出版《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显示了三十年来出版社为江苏的方志出版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江苏方志全面记载了江苏自然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江苏方志见证了江苏人开拓、奋斗的历程,是江苏重要的资源,也是江苏重要的财富。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地方志办公室作为全省地方志修纂、整理的领导部门,近年来推出不少新的举措,让方志走出深阁、走向社会。《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出版必将为读者的使用带来更多的便利。
六、一点期待
值此《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全部出版之际,期待江苏方志的数字化工作能够取得更好成绩,能够给江苏人民和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文本准确同时检索便捷的江苏方志数据库。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江庆柏教授。接下来,我们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家媒体。下面可以提问。
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请问,《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在立项及编辑出版过程中,是否顺利,有无艰辛?古籍出版工作是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工作,怎样适应新时代发展?促进古籍出版资源转化利用,也就是说怎么让更多群众喜爱和接受并得以传承?
徐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凤凰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谢谢。《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出版经过和工作难度,刚才谢润盛副秘书长和两位教授都已提到。《全书》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才能到今天,且作为江苏文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于能够大功告成。《全书》的立项非常不易,2008年参与这部《全书》立项,也有在座的莫教授和江教授,还有罗教授,还有左健,他们共同参与了论证。我想莫教授、江教授他们在十三年之前参加论证,到现在终于看到出版,会感慨这非常艰辛的过程。在编纂过程当中,有省地方志办公室的三任主任,从当时的第一任主任,到今天的左健伟主任,三任主任坚韧不拔地接力。出版社经过了两任社长姜小青和倪培翔,他们都是古籍出版专家。经过三任主任、两任社长、十三年努力,这部530余册的《全书》最终得以出版,实属不易。等于一年要出版50本左右的书,一个出版社一年也不过出一两百种而已。他们每年大量精力放在此书出版上,有5个编辑投入,其中2个博士3个硕士。十年艰辛不寻常,更何况十三年。他们搜集海内外版本,还有很多孤本。《全书》创造了中国方志出版史上的一个记录,更是江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工程。
关于如何在新时代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我们说爱祖国不是空洞的。首先是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省。每一个人生下来先是知道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乡里。爱身边的一人一物,爱家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全书》出版和推广,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爱家乡之情。为江苏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客观上也就为国家做了贡献。
关于如何充分使用《全书》,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数字化。现在很少有人跑到图书馆去查阅或者翻拣500多卷的卷帙浩繁的着作,必须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上传《全书》上的知识,便于大家使用,这很重要。我们正在着手做这个事情。二是要把《全书》变成“爱土”和“教民”的教材。这部分古籍是影印版的,有的还看不懂,没法充分利用,有待江苏乃至全国各位学人,能够在庞大的丰富的体系里面去进一步挖掘它的精神和精髓,编写出一些乡土教材。我上个礼拜看江苏社科联“十四五”规划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编写江苏乡土教材。凤凰出版社做好了这个准备,也有这个长远打算,使它从繁复的冗长的浩大的古籍中,变成现今儿童能读、学生能读、使用便捷的乡土教材。三是要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刚才江庆柏教授叙述非常感人。江苏在做志、做史方面,在全国做得那么优秀,江苏人编的志,包括阮元他们编的《广东通志》,那么好。今天的江苏学人更有条件把这么好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进行研究、阐释、发扬,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出江苏学人的力量。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请问《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的张乃格主编,全书在选编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编选的标准突出了什么,怎样保证它的高质量高水平?
张乃格(省地方志学会顾问、《江苏历代方志全书》执行主编):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省地方志办公室选编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可以说是“既无米”也没有“巧媳妇”。省地方志办公室成立于1986年,全省其他修志机构基本上都成立于1980年以后,而旧方志是1949年前成书的。所以早期大家连一本原版地方志也没有,各修志机构也没有配备专职旧志整理人员。面对这样的困难,省地方志办公室主要在四个方面下了功夫。
一是上借势。近年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关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文件。办公室历任领导抓住机遇,推动《全书》列入省委省政府“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省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这为《全书》的顺利推进注入了强大力量。二是外借宝。我省地方志系统没有旧志底本,但是江苏是藏书大省,好多图书馆都藏有古代地方志,数量非常庞大。除了刚才谢润盛副秘书长讲到的省档案馆、南京图书馆等,还有一些小馆。比如淮安市淮安区图书馆、沭阳县档案馆,因为这些馆“不起眼”,反而藏书品相很好。这为我们《江苏历代方志全书》选编和出版奠定了版本基础。三是再借脑。我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全省方志系统虽然没有配备专职旧志整理人员,但是江苏名校多、名出版社多、名学者多。我们主动向有关单位、有关专家学者求教。多年来,得到莫砺锋先生、江庆柏先生,以及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南京图书馆全勤副馆长,凤凰出版社姜小青社长、倪培翔社长、吴葆勤总编,以及凤凰出版社多名责任编辑的指导。他们不但提供了热情指导,还付出了辛勤劳动,为我们这部书提供了质量保障。四是内聚力。就是在省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省地方志办公室三任领导,都为这部书的立项、选编、出版、宣传推广付出大量心血。先后参加这项工作的省地方志办公室好几位处长、省方志馆多位同志没有报酬,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参加提要撰写的数十位专家,多年来辛勤笔耕、孜孜不倦。早期有的同志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着方志馆的同志奔走于各大藏书单位之间,寻访旧志,扫描底本。十几年来,有的同志年复一年,从来也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甚至连春节也不休息,老花镜从100度变成了200度、300度、350度、400度,唯一不变的是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长期埋头故纸堆。正是这些老师的热心指导,出版社责任编辑的精心编校,团队几十位同志的辛勤付出,这部书才得以成功完成。
第二个问题,选编的标准,我们主要把握了这几个方面。一是尽可能选择唐宋元早期方志,努力突出地方悠久的方志历史。二是尽可能选择晚清或者民国期间成书的方志。因为方志有个传统,往往后面的志书覆盖前面志书的内容,后出转精、资料更加丰富。三是史料价值较高,确保名志良志入选。四是名人编撰的志书,我们尽可能收录进来。比如说张謇,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他早年不得志时曾经做过赣榆县教谕,类似于现在赣榆县教育局局长,他就编了一部光绪《赣榆县志》。名人修志有利于提升方志形象、扩大方志社会影响。五是力求选择版面清晰的志书影印,以确保影印出版的志书美观、耐读。
为了保证《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质量,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我这里强调两条。第一条,力求写好旧志题要,就是每一本书的前面写一篇题要,每个县、每个府、每个州前面写一篇本地方志发展简史,力求读者不通过阅读原书也能够基本了解这部书的大体面貌,这个地方的方志发展大势大略。第二条,因为古代的志书和现代一样,有时候也会有缺页,也会有倒页,甚至漏页、缺卷,有的文字被虫蛀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就力求寻访不同藏书单位同一种志书的同一种版本,把相应的一卷、一页扫描来,这叫“补配”。经过“补配”的志书,它的精善程度往往超过图书馆原来收藏的版本。谢谢!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