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适应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担起“挑大梁、走在前、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经省委同意,近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共12个方面42条,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推动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经省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解读《若干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沈剑荣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徐军先生,省商务厅副厅长周晓阳女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先生,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预算审核中心主任朱力先生,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李军先生。此外,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先生等也在发布厅前排就座。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
首先,请省发展改革委沈剑荣书记发布新闻。
沈剑荣(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现在正值省“两会”,大家都非常忙,今天能有这么多媒体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感谢大家对我省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1月14日,省委信长星书记在接受中央媒体专访时谈到,省委、省政府正在研究推出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12个方面的政策举措。省政府许昆林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针对困难行业企业所需所盼,及时制定实施一批助企纾困的增量政策。1月16日,经省委同意,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规〔2023〕1号)。今天我就《若干政策措施》作正式发布。
过去的一年,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远超预期的多重困难挑战,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及时出台“苏政40条”和“苏政办22条”等一揽子稳企纾困和扩内需稳外需的政策措施,经济持续恢复、回稳向好,呈现“V”字型走势,展现出我省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活力。预计今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又跨上一个万亿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万元,增速回弹幅度居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前列,可以说,经济的基本盘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今年,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优势区域要走在前、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各地区要多作贡献”。江苏既是优势区域又是经济大省,所以要“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具体部署。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正在举行的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都提出,新的一年要坚决把中央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落到实处,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充分展现“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
省发改委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抓紧落实、迅速行动,会同省有关部门评估梳理了去年的一系列存量政策、研究谋划了一系列增量政策,特别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广泛听取市场主体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省内有关地区好经验、好做法,起草形成了《若干政策措施》。
具体来说,今天发布的《若干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在具体内容方面,聚焦经济运行中困难和问题以及薄弱环节,着力打通堵点卡点难点。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大关键环节,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才能纲举目张。所以解决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增强发展信心,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政策指向。经过广泛调研,我们深入了解经济运行中的堵点和卡点,特别是对市场主体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是聚焦消费市场不振、投资信心不强、外贸订单下降、稳岗扩岗难等问题,还有一些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文化旅游、交通物流、住宿餐饮等行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诉求和建议,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用政策“暖流”来温暖市场主体。
二是在政策制定方面,突出“干货”和“含金量”,通过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来共同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去年我省先后出台助企纾困“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得到广大市场主体的普遍好评,对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点可以从全省“V”字型发展的走向看得出来。经过初步统计,全年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和缓税超过4500亿元,这个4500亿元就是真金白银,给市场主体带来增长的活力。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的1/10以上,惠及超25万户的市场主体。经过评估,去年的政策有53%可以延续实施,我们把这53%的政策合并优化到文件中是13条。在增量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会同省有关部门,根据市场主体需求提出29条解渴有效、务实管用、更具含金量的新政策,包括新增的减税降费、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防疫药品器械生产研发、提升医疗保障能力等。
三是在实施时间方面,既考虑全年,又着眼当前。当前疫情仍然是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今年经济复苏是可以预期的,但经济活动全面恢复还有一个过程。从近期情况来看,疫情冲击的“疤痕效应”非常明显。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境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受疫情冲击的恢复时间,加强对疫情“乙类乙管”背景下经济运行新变化新趋势的分析研判,提出了部分短平快(重点在上半年或者当前,主要是过年前后实施)的一些政策措施。同时,也最大限度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加快恢复发展。
四是在推进实施方面,充分发挥省级层面的协调作用,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和实施效果。好的政策关键还是要落实好。为此,我们将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机制。首先是在省级层面推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评估机制,省领导担任召集人,强化经济运行月监测、季调度,充分调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积极性,下沉一级推动及时解决问题、调整完善政策,有效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其次是构建政策直达机制,这也是去年我们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一个非常好的经验。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将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服务指南,明确办理流程、服务对象和申报要件等,按照免申即享、网申捷享、代办直达的方式,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若干政策措施》共12个部分42条。
第一部分,持续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共4条,包括对当前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比如住宿餐饮等行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
第二部分,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共6条,包括设立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实施支持制造业等更新改造设备优化政策,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部分行业加大票据融资支持力度等。
第三部分,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共3条,包括延续实施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支持企业连续生产、春节期间稳岗留工等。
第四部分,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共3条,包括强化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阶段性缓缴工程质量保证金等。
第五部分,降低物流成本。共3条,包括降低客运、货运车辆通行费,降低主要集装箱港口等集装箱运输车辆通行费,加强邮政快递人员物资保障等。
第六部分,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共4条,包括支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和促消费工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文旅行业恢复发展,及时宣传出入境旅游政策等。
第七部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共4条,包括通过试行用地承诺制等方式加大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强化市县重大项目资本金配套等。
第八部分,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共4条,包括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外贸稳中提质,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加强重点外资项目调度服务等。
第九部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共3条,包括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等。
第十部分,大力支持防疫药品器械生产研发。共3条,包括支持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减免相关药品、医疗器械注册费、产品检验收费等。
第十一部分,着力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共3条,包括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加大医保对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持力度等。
第十二部分,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共2条,包括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加强对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等。
以上就是《若干政策措施》12个部分共42条的主要内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省委信长星书记多次强调,不要有任何的观望、任何的犹豫,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若干政策措施》涵盖的政策点约150多个,每一个点都需要各个层级全面准确落实到位,落到各个市场主体。下面,我们的任务就是按照信长星书记和许昆林省长的要求,狠抓《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使得市场主体能够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省级层面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政策实施评估机制,这也是搜集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充分调动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性,不断搜集问题、解决问题、优化调整政策。如果中央后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我们也会通过这样的机制来全力推进落实。在此,真诚地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和我们一起,把这个政策措施宣传好、宣传透,特别是能够通过宣传让政策直达到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心中,持续放大政策效应、改善社会心理预期、不断提振发展信心,共同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江苏的增量贡献。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谢谢沈书记。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记者朋友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来提问,提问前请说明供职于哪家媒体。下面可以提问!
江南时报记者:2020年初,我省针对住宿餐饮等困难行业出台了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这两年政策还在延续。请问,这次《若干政策措施》有什么相关优惠政策?请详细介绍下有关情况,谢谢!
朱力(省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预算审核中心主任):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2020年3月,为了应对疫情影响,我省在地方权限范围内率先出台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以下简称“房土两税”)优惠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等4个行业的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房土两税”。2022年,在延续原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零售、仓储两大行业,政策的执行期限为1年。6个行业2022年全年全省预计免征“房土两税”80亿元,惠及纳税人24万户,户均免税超3万元。去年下半年,我厅开展了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大中小微企业近1000家。调查显示,企业对“房土两税”优惠政策认可度是最高的,认为该项政策精准度高、办税流程简单,为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政策到期后,能够适当延长执行期限,不搞“急刹车”。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化防控工作的措施,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市场需求恢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的困难。综合考虑我省困难行业实际情况并兼顾财政可持续,此次特地将该项政策执行期限再延续半年,初步估计将为市场主体减税超过4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密切跟踪减税实施效果,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推动各项税费支持政策效应充分释放,持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南京晨报记者: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也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去年,人社部门出台一系列援企稳岗的政策,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在稳住企业岗位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请问,今年人社部门还有没有其他新的政策举措?谢谢!
张宏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感谢南京晨报记者,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对人社工作、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刚才沈书记介绍了最新的政策措施,我结合这个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一个回答。我们知道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畅通经济循环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正如南京晨报记者讲的,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把稳企业、保就业、惠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全力助企纾困,积极援企稳岗。去年一个数字跟大家报告一下,就是通过降、减、缓、补、贷等各种方式,为企业降本减负达到620亿元,保证了全省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和市场主体的稳定运行。当前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为推动江苏经济率先整体好转,我们今年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扶持力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之以恒降成本。近年来,我们实施刚才介绍的一系列政策,给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据最新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延续实施社保惠企政策,我们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政策。我们也考虑到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按照能高则高、能宽则宽的原则,提前研究我省实施细则,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把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市场主体。
二是多措并举稳岗位。当前随着经济恢复,许多企业在春节期间还在正常生产经营。据我们调度,各地正在出台稳岗留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春节期间稳岗留工。例如,南京市对春节期间留工保供、项目连续施工的企业,按实际留宁过年外地参保的员工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苏州市对1-2月份企业吸纳首次来苏州就业的非苏州户籍人员,只要签订1年及以上的劳动合同,并连续参加社会保险3个月及以上的,按不低于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来苏州的就业补贴。文件出台以后,各地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实施。
三是多方协同促对接。今年,随着疫情的好转,很多农民工之前连续几年没有回去,现在提前返乡,为了引导他们尽快返岗,一方面,我们会同相关部门,从春节前一直到3月底,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不少于1000场次,筹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岗位。鼓励各地向免费提供职业介绍且成功就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放就业服务补助,在最新政策措施里也讲得非常清楚,我们将落实好。例如,南通市对2023年第一季度为企业新引进5名员工以上且办理社保缴费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推荐就业的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另一方面,鼓励各地组织点对点的返岗复工,例如,无锡市在2023年1月22日-2月19日期间,对企业通过租用(含合租)大巴车等方式接回市外较集中地区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属地政府给予70%的补助,每家企业不超过10万元;对于2023年1-2月首次自行到无锡就业且签订劳动合同的,由属地政府按照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补助。这次新政策措施出台后,各地还要进行细化,加快推动落实。
四是全力以赴兜底线。这次最新政策规定里,对于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就业的困难人员,我们还将开发不少于5万个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安置。另外,还将建设10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今年不少于300个,帮扶不少于3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五是更大力度增活力。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汇报一下稳就业主题的两个贷款。一个是针对初次创业和初始创业阶段,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要加大,给予个人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30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另一个是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稳岗扩就业为主题的“苏岗贷”,根据省政府文件要求,最新调整将贷款对象由“企业用工人数不少于20人”调整为“不少于10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扩大到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享受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从去年实施情况看,预计今年全年这两项以就业为主题的贷款将达到300亿元。
好政策更要快落实。为配合最近政策措施的落实,我们在全省部署开展“创响江苏”春风行动专项活动,通过走访摸清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两方需求、高效搭建求职招聘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分类帮扶困难人员和失业青年两类群体、积极拓展技能就业和创业就业两条渠道、精准开展省内南北的劳务合作和省际间劳务协作两项对接措施,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有效做法,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广大市场主体和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市场信心不足等制约因素还是有影响的。请问省发改委沈书记,新的一年在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有效投资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新举措?
沈剑荣(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谢谢您的提问。新的一年,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过程中,从发改委的角度,扩大有效投资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抓重点领域。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已经排定了今年全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项目,其中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投资大概增长10.9%。我们将及时用好中央出台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在“十四五”期间需尽快开工的重大项目实现“应开尽开、应开早开”。同时也将加快城市燃气管道、排涝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基站、大数据处理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今年排定的重大项目中,制造业重大项目整体投资大概新增9%。抓紧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包括节能减碳等,来带动整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促进房地产投资健康平稳增长。稳住房地产市场,对扩大内需将是非常大的利好,能够进一步提升信心。今年一季度从目前来看预期比较平稳,房地产业可能会实现增长。四是实施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建设。现在省“两会”正在召开,我们将牵头组织实施的包括卫生、教育、养老、托育、老旧小区改造等13类55项民生实事,正在提请省人大代表们审议。
第二,加强要素保障。加强要素保障,就是要使各个投资主体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效率,重点是快审批、快建设。我们在政策中提到几条:一是推进项目建设承诺制,特别是试行用地承诺制度,在地方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指标来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下,实施项目环评承诺制审批。二是优化审批程序。在用地、用林、用能等方面加强保障,比如优化能耗强度审批流程,时长控制在15个工作日内。三是强化市县重大项目资本金配套。主要是支持地方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鼓励项目法人和投资方积极争取国家结构性金融工具,发行权益类、股权类金融工具等,多渠道筹措项目资本金。
第三,推进重大项目。2023年已经确定的22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已经纳入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建设,要加快推进,避免“钱等项目”的现象。去年三级联动加快项目推进机制,保障了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和推进。
第四,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江苏民间投资占比近7成,是稳投资的关键。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民间投资“21条”。我们将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重点是: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的对接机制,促进社会资本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持续拓宽民间投资行业领域,支持民间投资更多进入到交通、能源、水利以及文旅、教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对纳入各级重大项目清单的民间投资项目,按规定给予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等政策便利。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出台盘活存量资产的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到更多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影响,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稳投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我就回答这些。
新华日报记者:2021年省政府出台《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此次《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指出“要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请问,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文件精神,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徐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谢谢新华日报记者的提问。前一段时间,我们对工信领域的政策进行了梳理,按照“存量政策要提质增效、增量政策要有力有效”的目标,提高出台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这次42条政策里,涉及到工信厅的有10条,刚才记者关心的是第4条,有关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政策。因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直达的是企业,受益的也是企业,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政策实施,能够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我也给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2022年,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战略咨询委员会,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区组织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4%,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工业企业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的工具普及率等关键重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2022年我们通过这项工作的实施,全省3万余家工业企业启动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有1万余家企业完成改造任务,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5G全连接工厂。
2023年,省工信厅将围绕打造数实融合第一省的目标,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通过抓关键、建示范、强基础,以大规模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若干政策措施》第4条里面说明,省财政将拿出1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高端化改造升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和融合应用创新等项目建设,使政策更加普惠可及,力争再推动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任务。这项工作具有江苏特色,也广受企业好评,设区市也有相关配套政策,集中支持面广量大的企业改造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关于怎样推动政策落实,有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免费诊断工作。制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引,规范诊断流程,强化过程监督,提高诊断质量,推动1.5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免费诊断,“一企一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安全等七大类服务商资源池,加强监督和评价,评选优秀服务商,提高服务商对企业服务的质量和诊断方案转化率。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培训活动,强化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估,以评促诊、以诊促改、以改促转。
二是树立一批示范标杆。制定实施17个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指南,培育一批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集中支持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打造成数字化样本,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灯塔”企业。聚焦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分行业分领域制定示范建设标准,培育300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建设100家智能工厂,建设10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30家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工厂,新增3000家星级上云企业以及典型的应用场景100个,建设一批行业和场景应用样板。
三是加大基础支撑力度。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行动,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开展智能装备、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技术攻关。加快企业内网改造升级,推进无线专网和5G公共网建设应用,推动重点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标识应用“区县行”推广活动,提升网络基础能力。加强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培育一批星级防护企业,保障信息、数据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安全。
四是继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落实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计扣除政策指引,帮助更多企业享受抵扣的税收优惠。开展企业现场观摩学习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加强政策、指南、应用、案例推广。2023年,我们也将继续办好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物博会、软博会、工业互联网大会和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等,营造全省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浓厚氛围。
春节后,省政府也将筹备召开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也希望媒体记者对这项工作予以关心关注和支持,谢谢大家!
中国江苏网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需求收缩的压力仍然较大。请问,商务部门下一步在扩内需、稳外需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来落实好会议和政策文件精神?
周晓阳(省商务厅副厅长):感谢您的提问。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商务厅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助企纾困保经营,护航出海稳订单,全省商务发展呈现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全省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外贸进出口5.45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全国第二位。当前外部形势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带来的压力更加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省商务厅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42条相关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扩消费、稳外贸工作。
在扩消费方面:我们将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供给端重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供需良性互动;需求端重点是提升消费促进活动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省级商务发展资金将重点在这两方面予以支持。具体措施上:一是坚持“四个联动”,办好“苏新消费”四季主题购物节活动,持续打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全年可持续”的促消费模式。二是评选全省“销售竞赛季”活动百家优胜商贸流通企业,并予以鼓励激励,进一步发挥优势企业、重点地区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开展第三届“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推选一批特色餐饮名街、名企、名厨、名牌,活跃人气,促进餐饮消费复苏。四是继续完善流通载体、渠道、主体等供给,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等工作,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在稳外贸方面:我们将从拓市场、稳经营两方面协同发力,省级商务发展资金将安排7亿元支持外贸稳中提质工作。具体措施上:一是开展“百展万企拓市场”行动,支持企业参加超过100余场境外线下的重点展会,抢订单、稳份额,并且对于这个展位费给予不超过80%的补助。同时,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加大对展品运输、商旅等费用支持力度,省市协力、错位支持。搭建“江苏优品”线上专区,引导外贸企业触网上线、加快提升数字营销能力。二是发挥好出口信保、“苏贸贷”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稳定经营。小微企业出口信保平台、“苏贸贷”是江苏的首创性工作,2022年我省小微统保平台政策服务小微企业超过1万家,“苏贸贷”平均贷款利率降至3.86%左右。2023年我们将继续安排资金用于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继续实施小微平台统保政策,持续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扩面降费,进一步扩大承保规模和覆盖面,降低短期险的费率和资信费用。有效发挥“苏贸贷”的融资作用,帮助外贸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全力拓市场、稳经营。
我就回答这些。最后也借这个机会衷心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省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预祝在座的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近年来,人民银行创新出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请问,目前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我省的落实情况如何,在疫情防控新阶段将如何助力我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谢谢!
李军(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媒体对金融工作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理解。应该看到,近年来,受国内外诸多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的困难也有所增多。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快速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创设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既不能大水漫灌引发过大的通胀压力,又要精准滴灌让资金能够精准支持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具体做法是: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截至2022年末,全省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3872亿元,这个金额已经超过一个中型金融机构一年的贷款。支持涉农、小微市场主体25.1万户。发挥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正向激励作用,加大政策宣传贯彻,指导机构用好奖励比例从1%提高至2%的这个政策红利,巩固存量、拓展首贷,促进普惠小微贷款的增量扩面。去年全年的数字还没统计出来,前三季度我们已经向全省100家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奖励资金27.97亿元,预计全年要发放超过50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投放1804亿元,发放资金占全国的13.1%,撬动的贷款投放占全国的13.9%。
二是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金融支持。去年以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为了落实好“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及时出台“江苏货币金融26条”,深入开展“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专项行动”和“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商业银行‘四贷’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推动银行与金融机构通过完善普惠小微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科技手段应用等,持续增强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内生动力。进一步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政策,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全省普惠小微融资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良好态势。去年12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2.6万亿元,同比增长28.2%;惠及小微市场主体261.3万户,同比增长22.3%。去年1-12月,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34个BP,为近年来新低。
三是不断强化重点领域金融保障。主要是三个方面:针对绿色低碳领域,用好总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和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自创的“苏碳融”政银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企业和碳减排项目金融支持。截至2022年末,已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353.8亿元,提供低利率资金激励212.3亿元,全省金融机构通过“苏碳融”和绿色再贴现支持绿色涉农、绿色民营小微企业3747家、金额623亿元。针对科技创新领域,联合省科技厅创设,专门支持科技中小企业专属政银产品“苏创融”,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以合作银行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降低利率、优化期限、灵活担保方式等加大对科技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这也是江苏首创的产品。截至2022年末,全省已通过“苏创融”政银产品支持超1.4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融资440多亿元。此外,针对这次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领域,认真落实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要求,联合省交通厅建立“两企两个”白名单,通过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精准支持交通物流领域各类市场主体3946户、金额88.6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和365手机版游戏中心官网_beat365app登录入口_BET体育365投注官网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结构双重功能,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转型、制造业、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转型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督促银行类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金融服务,保持重点领域的支持能效只增不减,全力以赴助推我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我就介绍这么多。
魏赟(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请大家帮助做好政策措施的全面准确解读,让市场主体早知晓、早受益。很快就要过年了,沈书记和各位发布人共祝记者朋友们新春吉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